【致富经·昆明】大棚养殖人工菌,雨胜村的贫困

 作者:红薯粉条     |      2019-12-18 20:42

【致富经·昆明】大棚养殖人工菌,雨胜村的贫困阳春三月,绿油油的麦苗旁边,一排整齐的白色大棚格外惹眼,棚内的农户正忙着采摘新鲜的食用菌,每亩纯收入在8千元以上……昆明市石林县长湖镇雨胜村将大棚种植食用菌发展成贫困群众致富的途径,俨然成了当地依靠产业脱贫的缩影。
 

  群众种植收益高的食用菌致富

  据了解,长湖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7户,当地党委政府按照全县“挂包帮”“转走访”的统一部署要求,结合实际一户一策,量“贫”而行,制定了符合各村的发展计划,大力扶持百香果、辣椒、黑木耳、苹果四大种植产业,不断拓展产业脱贫路。

【致富经·昆明】大棚养殖人工菌,雨胜村的贫困

【致富经·昆明】大棚养殖人工菌,雨胜村的贫困

  辖区的雨胜村有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家中多数有身患重病的亲人,这意味着他们既不能长期离家,也缺少劳动力。县镇村三级结对帮扶干部通过考察后,把眼光投到了大棚种植食用菌上面,虽然大棚种植前期投资较大,但见效快、收益高且持久的特点较为符合当地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雨胜村委会整合县镇村三级资源,在县政协、县教育局牵线搭桥下,建立了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此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占地5.5亩,建有10个大棚,总投资17.5万元。截止2月底,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了第一批平菇菌的采摘工作,每亩纯收入达8千元以上。

  三月,正是收购虎掌菌的季节,农户早早的就在自家大棚里将新鲜的虎掌菌从地里拔起,全家围坐一起为菌子去泥、装框,等待大货车把这些“美味”运往曲靖等地区销售。

  7家农户成立生产脱贫互助小组

【致富经·昆明】大棚养殖人工菌,雨胜村的贫困

  为建好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长湖镇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面向贫困户多次开展了“自强·诚信·感恩”思想教育活动,有效催生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雨胜村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运用了农户自管模式,7家农户自发成立了生产脱贫互助小组。红薯粉丝分析
 

  贫困户李忠胜作为生产脱贫互助小组的组长,他把党建引领作用落到了实处,不仅每天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看管基地,还担起了政策传播“最后一公里”通讯员的任务。

  今年1月底,李忠胜种下了第一批菌包,如今,第一发的平菇已经全部采摘完成,第二批种植的虎掌菌也进入了采摘季。最近几日,他已经采摘了600多公斤,预计全部菌包采摘完可达6吨左右,一年可以种四发菌子,刨除成本纯收入预计为4万元。

  “一开始我还担心是否种得活,能不能卖出去的问题。”李忠胜说,驻村队长陈福安曾带着他们去考察过,政府又直接出资帮大家建大棚,他只投入了4千多元便走上了致富路。
 

【致富经·昆明】大棚养殖人工菌,雨胜村的贫困

  云南扶贫热线记者:熊强

  通讯员:雷蕴

  责任编辑:翟芯冉